从各种诟病抵制到官宣定档“9.18”,电影《731》为何一波三折?
这是一部还未上映就话题度拉满的电影,有人说它直刺民族记忆伤疤,也有人说它是贩卖民族伤痛。本来这部影片定档于2025年7月31日,然未及上映,影片就被仓促撤档。有人为此“奔走相告”,为自己“举报”成功而欢呼。也有人痛心疾首,质问电影官方为何要妥协?
这是一部还未上映就话题度拉满的电影,有人说它直刺民族记忆伤疤,也有人说它是贩卖民族伤痛。本来这部影片定档于2025年7月31日,然未及上映,影片就被仓促撤档。有人为此“奔走相告”,为自己“举报”成功而欢呼。也有人痛心疾首,质问电影官方为何要妥协?
“九一八事变”,是刻在全体中华儿女心口的一道伤疤,是中华民族长达14年艰苦卓绝抗战的开端。而731部队在东北犯下的灭绝人性的滔天罪行,更是中国历史上黑暗且沉重的一页。
现有证据显示桑德的核心账号为抖音“桑德在欧洲”,该账号于2025年7月底发布全球首支揭露731部队暴行的英文歌曲,视频点赞量突破1000万,并联动小红书传播。所有搜索结果均指向抖音及小红书内容分享链接,未提及快手平台活动。
日光穿透斑驳树叶,在地上洒下细碎光影,看似寻常的八月,一则消息却如惊雷,震动国人的视听。电影《731》定档9月18日,刹那间,往昔的伤痛与悲愤被唤醒,记忆如汹涌潮水,将我们拽回那段不能被忘却的历史。
刚刚,央视新闻亲自下场官宣电影《731》定档9月18日,这个日期,甚至比之前的7月31日更加有历史意义,因为1931年9月18日,日本在东北的关东军事件,是中国近代史重要的转折点,918对我们有重要的历史意义,电影《731》无疑也是今年作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
此前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一上映就火了,票房成绩相当亮眼,业内和观众都给了不少好评。它凭借独特的艺术手法,成功唤起了大家心底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,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讨论。
《731》定档在日引发关注,日本网友疯狂洗地令人愤慨。中国电影《731》即将公映,引发日本媒体高度关注。东京广播公司3号介绍道,这部电影以战争期间对中国战俘进行细菌武器研究,进行人体实验的侵华日军"731部队"为题材。
2025年8月3日,官方媒体宣布电影《731》定档9月18日全国公映。这部由赵林山执导,姜武、王志文、李乃文等主演的影片,聚焦侵华日军731部队在哈尔滨进行人体实验、细菌战等反人类罪行。
说白了《731》这部电影太不一般,官媒直接抢在片方前面宣布定档,这待遇太罕见了吧!
最近,日本外务省可真是忙得“脚不沾地”,一天之内竟然抛出23份照会,态度强硬得很,又是要求改影片名,又是砍掉七成镜头,那着急上火的狼狈样,比当年抢实验数据的时候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2025年7月31日,哈尔滨731部队遗址纪念馆外,鲜花早早备好,人群静静守候。他们等待的,是筹备8年、想看人数超250万的历史电影《731》的首映。然而,猫眼平台冷冰冰的“暂无排片”提示,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所有人的期待。
这部由导演赵林山耗时多年打造的作品,筹备与拍摄的艰辛超乎想象。剧组深入历史发生地,在零下30℃的恶劣环境中实景取景,为求最大程度还原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。他们按1:1比例复刻731部队细菌培养箱,从日本国立档案馆挖掘日军冻伤实验记录胶片,还采用3位日本老兵的忏悔
9月18日,一部承载民族血泪的电影将撕裂历史的沉默。《731》定档“九一八事变”纪念日,以考古级细节还原侵华日军731部队反人类暴行——冻伤实验、活体解剖、细菌战——把教科书上冰冷的“3000名受害者”数字,转化为具象的生命悲鸣。
最近网上总有些声音,说《哪吒2》把全年票房都“透支”了,搞得春节后的国产片没人看。
而 731 部队,更是侵华日军罪恶行径的典型代表。他们打着 “给水防疫” 的幌子,实则在哈尔滨平房区秘密开展惨无人道的细菌战研究。无数无辜百姓,包括中国、朝鲜、苏联等国的民众,被诱捕、囚禁,沦为活体实验品。他们在没有任何麻醉的情况下,被进行细菌感染、冻伤、解剖
很难想象,一部描述抗战时期日寇暴行的电影《731》,在还未上映之前便遭到数百万国民的集体举报。这部旨在揭露侵华日军731部队反人类罪行的影片,遭到抵制的理由无非是血腥画面不适合小孩子观看,影响目前中日关系,甚至还有一些历史虚无者否认731部队的暴行。
都将这部电影推上了“风口浪尖”,特别是《731》电影在确定要在9月18号定档后,人民日报更是十分罕见的在2天内3次力挺,这背后有什么信号?
2025年8月5日,一段举报者露脸叫嚣的视频,将本该平静的电影市场搅得沸沸扬扬。这部承载着民族记忆的《731》,从撤档风波到央媒力挺,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的神经。
因为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眼里,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,而是一段满怀民族情结的悲情历史。
现在有些网友狂喷“拿爱国当生意”,可要是真想赚钱,谁会把揭露日军罪行的片子和日本市场彻底绝缘?